Search

#4

這大概是第99999篇哀悼Celine逝去的文章。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4

這大概是第99999篇哀悼Celine逝去的文章。


中東跟中國客群目前幾乎宰制整個精品業,連歐洲大城的精品店大概六七成的客人都是亞洲人。形勢比人強,出來混當然是要賺錢的,即便各家設計師或許不想這麼做,報表上血淋淋的數字也會逼你這樣做,於是,整個時尚業就越來越偏向討好這兩個客群的口味。


不知何去何從的舊Celine粉絲們或許可以看一下隔壁的隔壁棚的Mulberry。


Mulberry目前的設計師Johnny Coca原本就是Celine體系出身的,加上品牌本身還是英國保守家族企業模式,倒是在這一片潮到出水的流行中少數堅持住品牌傳統的。

--
偏題之一,但保守家族企業也是有雷點,就跟台灣的傳產一樣,後台管理很多還是飛鴿傳書的階段,聽過在Mulberry上班的前室友說內部報表還是相當手工。之前面試時也聽過Russell&Bromley的店經理說他們到現在倉管還是紙本作業。

偏題之二,話說如此但我還是拉板凳等Mulberry那些換掉標誌橢圓扣之後毫無辨認度的新包在季末跳水大拍賣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一點時尚、一點牢騷跟一點不能只有我看到的英國精品櫃姐人生雜記。因緣際會現居於荷蘭。偶有日本線文章由駐東京 OL 小編 S 支援。
View all posts